衡水:以项目之“进”支撑发展之“稳”
衡水市交通项目集中开工是该市全力冲刺项目建设的生动注脚。今年以来,该市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压实各方责任,着力抓好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发展之“稳”。今年一季度,该市129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43.81亿元,年预计投资125.62亿元。 聚焦协同发展,引进高质量项目 近日,衡水高新区中科衡发动力装备有限公司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示范机组首次锅炉点火成功,运行稳定并进入全面调试运行阶段。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技术是热力发电领域一项重要的变革性技术,或将彻底改变人类传统热力发电方式,让发电变得更加清洁、高效,此项技术研发进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该项目由衡水高新区与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合作共建,投资4000万元,核心技术完全自主研发。 “衡水最大的机遇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衡水跨越赶超、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京津产业转移项目的强力支撑。”衡水市委书记吴晓华说。为此,该市以打造京津冀科技创新要素聚集“新高地”为目标,全面深化与京津冀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与中科院12个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中科院40多位专家长期在衡工作生活。中科衡水新能源新材料中试基地5万吨试验线项目、中科同创道格赛尔镍基新材料绿色制备技术中试线项目、中科衡发动力装备有限公司超临界二氧化碳项目等先后落地。 该市还坚持以人才引领产业、以产业集聚人才,培育和引进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聚焦重点产业创新需求,绘制产业人才需求地图,研究制定人才需求、项目和政策“三张清单”,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实施衡水学子回归计划,吸引更多优秀学子回乡创业、回报乡梓。他们强化政策激励,对带技术、带成果、带项目在该市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国内外高层次领军人才及其团队,给予项目资金重点支持。 协同发展让衡水懂得了近水楼台也要主动“摘月”。各县(市、区)纷纷走出去,对接最前沿的技术和人才,引进战略投资者。桃城区北航(衡水)中小型无人机和临近空间飞行器生产与测试综合基地落地;深州市引进圣奥集团、顾家家居等众多国际知名国内顶尖家居企业;武邑县围绕智能安防产业做大做强,成功签约多个产业升级项目。 现代农业是该市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又一亮点。去年,他们与北京新发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新发地市场的茄子、樱桃、西红柿、冬枣、山楂等果蔬“大王”“大户”纷纷在衡水建设种植基地。借势推进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品牌化建设,该市明确提出面向京津市场,加快建设都市型农业,打造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目前,该市与北京对接,搭建农产品流通物流体系,建成“北京——衡水”绿色农产品物流专线。在衡水建设现代化农产品批发分部市场,纳入北京新发地市场农产品大流通体系,开创产销一体全产业链条合作新模式。